Powered by RND
PodcastsKids & Family老大·不小你到底要怎Young!?沈春華And Ambi

老大·不小你到底要怎Young!?沈春華And Ambi

沈春華(沈姊姊)/ Ambi
老大·不小你到底要怎Young!?沈春華And Ambi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2
  • 聽父母的?還是聽自己的? 成年子女真的成熟嗎?
    當兒女長大成人,與父母之間的關係真的就會輕鬆許多嗎? 其實,許多矛盾與衝突,常常在「成年後」才真正開始呢! 這一集,我們要來聊聊 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最容易發生爭執的四個層面: 要不要繼續同住? 要不要給孝親費? 如果父母不喜歡兒女的交往對象,該怎麼辦? 職涯的選擇,是照父母的期待還是勇敢追求自己的夢想? 「不聽老人言」,真的吃虧在眼前嗎?時代改變了,生活形態也改變了,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成長的環境和思維,也改變了,父母們好像也不得不改變呢! 老大「沈姐姐」和不小「Ambie」,不同世代的兩位主持人,從自身經驗和想法出發,針對幾個關鍵議題暢談尬聊,擦出了不少火花。 本集亮點 • 揭開「父母最在意 vs 子女最想要」之間的鴻溝 • 成年後的親子衝突,為什麼比想像中還要難解? • 父母為何老是強調結婚對象不能只「談情」「說愛」?「爸媽的慧眼」到底看重的是什麼?父母干涉太多,小心傷了親子感情。 • 都說父母該放手,但兒女也要懂得讓父母安心,創造對話的良好氣氛和增加溝通的機會,誰該多努力一些? 成年後的親子關係,妳覺得最大的挑戰是什麼?困擾你的又是什麼課題呢?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別忘了訂閱我們的節目,打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們每集的精彩內容喔! 活動合作聯絡人:崔小姐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3:34
  • 因為愛,連結永遠都在! 《超高齡社會,如何面對失智症?》(下)
    當醫師診斷成真的那一刻,「失智症」不再只是心中的疑慮,而是要面對的現實。 當事人如何建立健康心態延緩症狀? 家人如何承受長久的照顧壓力? 這一集《老大不小 妳到底要怎Young?!》,主持人沈春華與 Ambie 再次邀請 榮總一般神經內科前主任、失智症研究專家劉秀枝醫師,帶我們進一步探討—— 當失智真正發生時,治療、照護與資源該如何銜接?我們又能怎麼為自己和家人預做準備? 本集亮點 • 失智症治療與新藥研發:阿茲海默症的新藥,已經引進台灣。對於新藥該如何評估,又有什麼樣的療效? · 非藥物療法,例如音樂治療、藝術治療、甚至打麻將,又能扮演什麼角色?可以如何期待呢? • 照顧現場的挑戰:劉醫師的母親和姊姊都是失智症患者,她如何觀察家屬常犯的錯誤與如何維持患者尊嚴。 • 支持與資源:長照 2.0、失智共照中心、家庭照顧者團體等,家屬應如何善用社會資源。 • 未來準備與健康老化:社會制度還欠缺什麼?年輕人該如何現在就開始預防? 「如果有一天我得了失智症,請你這樣對我……」宋思權醫師在臉書的一篇文章,引發廣大的回響。這不只是照顧的提醒,更是一份愛的告白。 失智症挑戰的不只是醫療,而是我們如何彼此扶持,在高齡社會中活出尊嚴。 希望這兩集節目,能成為你和家人面對未來的力量。 也別忘了將本集分享給朋友們,讓更多人一起學習如何以愛陪伴,並為自己的晚年提早準備。 活動合作聯絡人:崔小姐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1:52
  • 【失智症,能預防嗎?從迷思到行動!】 《認識與預防失智症》上集
    當你忘記家中的鑰匙放在哪兒?自己到底吃過藥了沒?也一再重複說過的話時,會不會暗自擔心:我是不是得了失智症? 在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的今天,失智症不只是醫學議題,更是影響家庭和社會的重要挑戰。 這一集《老大不小 妳到底要怎Young?!》,我們邀請到榮總一般神經內科前主任——劉秀枝醫師,她不僅是國內失智症研究專家,母親和姐姐也曾罹患失智症。 劉醫師將帶我們認識: 失智症是什麼?與「正常老化」有何不同?高風險族群如何自我檢測?更重要的是——它真的能預防嗎? 本集亮點 • 台灣進入超高齡社會,失智症人口為何快速增加? • 正常的老化和失智症是不同的,失智症也不是只有一種,包括大家比較熟悉的阿茲海默症、路易氏體失智症和額顳葉型失智症等等。 • 誰是高風險群?遺傳與生活型態的影響比例為何? • 五大科學實證的預防策略: -動腦(加強認知功能); -運動(要找到適合自己的運動,不必好大喜功); -良好的社交與人際關係; -培養嗜好與新學習; -地中海型飲食與DASH飲食 • 早期警訊與檢測方法,什麼年齡該開始注意? • 打破常見迷思: ~失智症男性患者比較多嗎?No! ~失智症的風險隨著年紀越大會越高?Yes! 但年紀大不代表就會罹患失智症。 ~腦部有病變,比如出現了類澱粉斑塊,就一定會發病嗎?劉醫師分享了「修女現象研究」,給了我們出乎意料的答案! 在未知與恐懼面前,知識與行動是我們最好的防護網。 從今天開始,我們就能為自己與家人種下預防的種子。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失智症的疑問與預防方法,也別忘了訂閱我們的節目、給我們五星評價,打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下集——我們將深入探討失智症最新醫療與照護策略! 活動合作聯絡人:崔小姐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33:15
  • 親子旅行是休息,還是修行?
    帶爸媽去旅行是一件貼心又孝順的事情,但是長輩們的喜好和步調顯然跟年輕人有所不同。 如果完全聽父母的,孩子們安排行程時可能覺得傷神又無趣,但是不懂爸媽的「眉角」,親子旅行可能處處地雷,成為災難! 這一集的「老大 ·不小,妳到底要怎樣?!」,老大沈姐姐和不小Ambie從不同世代的觀點,分享了她們的有過的親子旅行。 沈姐姐認為自己的體力不錯,只要孩子願意安排並同行,她就一定要努力跟上腳步,讓自己成為好旅伴,讓兒女們很有成就感。 Ambie也分享了帶老爸旅行時面臨的挑戰,對她來說親子旅行既是休息更是修行啊! 本集亮點: 親子同遊的四要: 1,要周詳規劃,查清楚每個景點的入場方式和營業時間,不要到了知名博物館,發現當天休館! 2,要保持變通,隨時要有Plan B。 例如到東京賞櫻花,但是氣象廳的預告日期失了準頭,這樣就要有立刻改變行程的能力。 3,要讓長輩的身上隨時都帶著下榻地點的地址或名片,才能在分散、迷路的時候可以回到飯店。 4,要查清楚旅遊當地的氣候和溫度變化,讓父母親帶足恰當的衣物。如果到當地再添購,也會成為吵架的導火線。 親子旅行的三不要: 1,不要走太多路,要考慮長輩的體力。規劃行程不要塞太滿,適時地留白才聰明。 2,不要一味安排當地的美食或排隊名店,因為父母親可能不見得會欣賞。 3,不要吵架!雖然有人說旅行是旅伴最容易吵架的時候,但既然是帶爸媽旅行,不能記功變記過。年輕一輩在衝突發生的時候,還是要主動化解不愉快。 Ambie 就分享了帶爸爸在舊金山旅遊時,爸爸想到附近的中餐廳吃飯,但又一路抱怨走太遠。滿是挫折的Ambie,意外讓一個慢跑的路人,給了她一個溫馨的安慰和鼓勵。 親子旅行到底是休息還是修行? 今天的節目,希望提醒了一些關鍵痛點,讓「老大」和「不小」們,在籌劃下一次的親子旅行時,能夠更加懂得彼此的心意,擁有一趟順心如意的美好旅程!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人生第二曲線」、「旅遊」、「公益」的看法, 也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給我們五星評價,打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們的精彩內容唷! 合作邀約請聯繫:蔡小姐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26:34
  • 退休不是熄火,是另一場圓夢的開始
    《她的故事 我們的相遇》系列 (1) 當你聽到「退休」,會想到什麼?養老?放空?還是人生的緩慢下坡? 但今天的來賓——大寶,會用她的人生經歷告訴你:「真正自由的靈魂,從來沒有被年齡綁住。」 這一集《老大·不小,妳到底要怎Young?》,邀請到年輕時走過40多國,如今熱衷於公益的大寶姐! 她是IE工程師,理性卻也浪漫。曾在希臘遺失護照後,乾脆帶著三歲女兒在美麗的「聖托里尼島」long stay了兩個多月! 她曾經在飛機上邂逅一對美國老夫妻,就這樣被邀請到家裡住下,還被安排了一場「美式相親」。 而現在,她將人生的熱情投注在公益上,在「麥當勞叔叔之家」擔任志工十多年,現在更當上了主廚志工,將手中握著的滑鼠換上鍋鏟,因為她認為「退而不休,是要為世界留下溫暖的腳印。」 本集亮點: • 為什麼理工背景的大寶,卻愛上隨緣自由的旅行與異國人生? • 希臘護照遺失事件,為何變成一次「意外Long Stay」?也重新感受了婚姻的真諦? • 最瘋狂的旅途插曲:在飛機上被老夫妻邀請住家裡,還被安排相親!? • 大寶為什麼選擇「麥當勞叔叔之家」當志工十多年?背後藏著一杯熱咖啡的暖心回憶 • 公益不是「有空才做的事」!她怎麼安排時間、找到意義,讓自己做得長久又快樂? • 偏鄉病童和家屬如何申請「麥當勞叔叔之家」的住宿服務?你知道高雄也有分館了嗎?要服務更多的病童和需要的家屬。 • 大寶心中理想的退休生活是什麼?最驕傲的選擇又是哪一個? • 「志工人生」的下一站,她還想去哪裡圓夢? 在人生的後半場,選擇依然重要。 這不是一集教你怎麼過退休生活的節目,而是一場關於自由、選擇、責任與愛的真誠對話。 你會發現:勇敢不是年輕人的專利,真正活得漂亮,從來不分年齡。 大寶的故事,是否也有妳人生的影子? 歡迎留言分享你對「人生第二曲線」、「旅遊」、「公益」的看法, 也記得訂閱我們的節目、給我們五星評價,打開小鈴鐺才不會錯過我們的精彩內容唷! 合作邀約請聯繫:蔡小姐 [email protected]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  
    42:18

More Kids & Family podcasts

About 老大·不小你到底要怎Young!?沈春華And Ambi

跨世代的溝通往往充滿著誤會和碰撞,媽媽總覺得就是該這Yong!小孩不懂到底是怎Young!親子關係,世代不同看法,在這風口浪尖如何跨越代溝比較好?知名主播沈春華特地邀請了一位Z世代的年輕人,這中間又會有什麼樣的交鋒呢? -- Hosting provided by SoundOn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老大·不小你到底要怎Young!?沈春華And Ambi, Good Inside with Dr. Becky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3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8/30/2025 - 3:58:19 P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