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乱翻书

潘乱
乱翻书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250
  • 249:对话「斑马口语」:全球首个AI外教如何超越人类?
    🎙【本期嘉宾】修佳明修佳明(斑马首席产品官)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时间线】01:26 从斑马AI学到斑马口语:年龄段与需求的重新定位04:27 为什么决定将口语这个单一技能点,单独做一个独立的新App?07:14 斑马口语的定价逻辑,是怎样的?08:49 学习产品VS陪聊产品:本质差异在哪里?13:25 全英文环境如何适配不同水平的孩子?17:32 没有那么大压力,AI外教如何保证孩子的学习效果?20:36 从谨慎到推出:两年打磨的逻辑23:42 四个维度的“超人类外教”29:45 有温度的AI:人格设定与边界设计33:25 自研模型在儿童教育场景的表现已经超过通用大模型,具体是在哪些维度上表现更好?37:35 为什么是25分钟,2+1+1的课型组合?39:25 动态课件的边界,AI能做到什么程度?44:48 AI目前在情绪感知和互动感上做到了什么程度?47:38 有哪些策略来保持孩子的严肃学习状态,而不仅是陪玩?49:16 故意不把这个AI外教Jessica设计成真人形象,是处于什么样的考虑?51:20 从分龄到分级:认知发展与英语水平的平衡52:16 孩子学习的效果怎么评估?关键要看的指标是什么?56:25 斑马口语怎么去破解AI教育的商业难题?61:07 靠什么来保证续费率和长期留存?63:14 斑马口语这套模式,是否可以快速复制到他学科?66:19 「不是所有学科都适合AI老师」67:47 AI教育行业相较于其他垂直领域,可能有什么独特的挑战或机遇?70:51 为什么你们花了两年时间这个AI产品才上线?72:09 未来展望:AI与真人教师的新分工🎵【开场&结尾音乐】开场&结尾音乐:Mount Dreams - Wolfsℹ【关于「乱翻书」】「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关于主播】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公众号/播客:乱翻书【图】▲封面图:修佳明(左)和潘乱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本期编辑:怀杭
    --------  
    1:16:09
  • 字节01.抖音第一年,最重要的4个人
    ✍【写在前头】字节跳动专题系列是我搁置了很长时间的事情,从2018年有人开始叫我“头学家”开始,就不断有朋友建议我写一本关于头条的书,后来也有多家出版社找过,也跟不同面向的同学都做过沟通,持续有不同的人建议我完成这个选题。但为什么要把这本书写完对我来说好像没有那么强的动力。首先是投入产出比问题。写书尤其是商业书这件事在中国成功率极低,比如你可以跟我推荐过去5-10年里面有哪部作品是你跟身边朋友都觉得好的。哪怕是我们这行里非常专业资深的作者来写,行业内多数人仍认为质量不佳。我作为首次写书的人,自然不敢存在这种妄念。其次很多人写书是想解决代表作问题,但我不缺代表作。。我已经有了《腾讯没有梦想》了,再想超过那篇可能更是妄念。当然也有人说文章跟书不一样,但又回到第一个问题。。那些书都没人看过啊。这种心态使得我在写作时没有急于求成的压力,也导致写作进度特别特别慢。但为什么我一直觉得这个选题我还是应该做,其实主要是觉得应该给自己过去的经历一个交代,且关注和回顾移动互联网可能很长时间内都是我的母题。另外也想尝试一下不同的创作形式,我写公众号、做直播、搞播客、折腾视频播客,作为一个创作者应该积极尝试不同媒介。但是一口气憋个大的把书写完实在是搞不定,所以我想先用播客形式一点一点来做内容,每期内容关注几个关键问题,如果更新超过20期,再把他变成书。因为每期大概都在两三万字,通过回答二三十个大问题应该就能完成框架构建了。这个过程特别需要听友的反馈和帮助,希望大家在评论区提供补充或指正,特别是早年头条抖音的员工或竞争对手公司的人,我们来共同完成这个行业作品。——互联网说书人 潘乱🎙本期主播:潘乱、衣鹏📄内容支持:施言⏰【时间线】-2016 年短视频市场格局- 主要竞品情况 08:35 - 快手:2016 年底日活约4000 万,增速较快,已进入下沉用户市场,是当时全世界范围内日活最高的短视频产品。其产品特点是加上推荐算法,去中心化流量分配,无编辑运营团队干预流量。 09:07 - 美拍:曾是增长最快的产品,增速超过微信,做到 1亿用户,但缺少推荐算法,在500 万日活卡了很久。其背后是美图秀秀,产品以两三分钟视频为主。 09:19 - 秒拍:约等于微博的视频功能,大家关注度不高。2015年其推出的小咖秀在中国特别火,明星纷纷使用。 09:43 - musical.ly:上海团队开发的产品,2015年登顶美国App Store,在美国青少年中流行,日活过千万。 10:09 - 微视:2013年腾讯推出的模仿被Twitter收购的Vine产品,主打6秒短视频,2017 年底处于半死不活状态,老微视于 2017 年底关服。11:04 - 抖音早期状况:2016 年底抖音日活不到 1 万,一直到2017年初都未推广,未验证自身产品定义和留存。17:18 张一鸣曾考虑与快手合并,后因版权战耽搁18:40 宿华与张一鸣特点对比及个人印象分享 18:47 宿华 21:10 张一鸣- 快手与头条的发展及特点- 快手的发展历程23:41 - 从 GIF 到短视频:快手创始人程一笑从校内网工程师转型,最初想在GIF 上加声音,从而演变成短视频产品。后投资人张斐撮合宿华与程一笑结合,加入推荐算法和去中心化流量分配,使产品飞速增长。【图】▲快手创始人程一笑25:58 - 主播入驻与增长:2015 - 2016 年,YY 主播集体入驻快手,吃到流量红利,带动快手极速增长。2017年底,快手喊麦主播MC 天佑登上浙江卫视跨年晚会,压轴出场。- 头条的发展困境与探索30:24 - 增速放缓与竞争压力:2016 年今日头条增速下降,虽年底达 7000 万日活,但面临 BAT 围攻,如腾讯天天快报、百度手机百度、阿里巴巴UC 头条等竞争,同时还受到门户新闻客户端的竞争。32:14 - 业务探索与 UGC 尝试:头条四处出击,进行多项业务探索,如做短视频(YouTube方向)、话题(贴吧方向)、微头条(微博)、悟空问答(知乎)等,但面临诸多挑战。- 字节跳动的 UGC 尝试与团队-UGC 战略方向40:59 - 明确目标与挑战:字节跳动明确要做UGC和视频化,但不确定最终产品形态。今日头条从OGC到PGC再到UGC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包括头条号、西瓜视频、微头条、悟空问答等。43:01 - 多业务布局:除了头条主端的UGC尝试,还在不同体裁领域进行测试,如时光相册、火山直播、懂车帝等,并成立IES 团队负责内涵段子、抖音、火山等产品的尝试。- IES 团队与张楠44:40 - 团队职责与产品:IES 团队主要负责内涵段子及后续的抖音、火山等产品的UGC 尝试,成立于2016 年底。45:59 - 张楠:张楠(女,Kelly)曾是创业者,其产品图吧被字节跳动收购。最初负责内涵段子等产品,后在抖音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图】▲左图是2018年在混沌大学演讲时的张楠,右图是抖音官网照片- 抖音的诞生与早期发展- 产品诞生背景52:14 - 内部创业尝试:抖音是字节跳动内部的边缘项目,由20出头刚毕业或实习的年轻人组成的10来人小团队开发。54:03 - 受 musical.ly 启发:产品形态受 musical.ly 启发,但在挑战运营、模板化等方面有自身特色。- 早期目标与挑战58:26 - 种子用户挖掘:团队初期主要目标是从美拍、微博等社交媒体挖掘种子用户,通过私信邀请、与第三方机构合作等方式寻找创作者。61:29 - 运营与内容把控:团队早期强运营,主要精力放在找人、想挑战和开发产品上。同时注重内容画风控制,与其他买量产品不同。- 早期产品特点与用户反馈67:24 - 沉浸式界面震撼用户:抖音的全屏上下滑沉浸式界面给用户带来全新体验,与其他产品的封面点击模式不同,在中国规模教育了用户。68:30 - 用户适应过程:产品刚推出时,很多用户不适应全屏上下滑的操作,出现不知如何退出等情况,但也有用户被其独特的内容和形式吸引。- 抖音早期增长与用户群体- 用户群体的变化78:51 儿童才艺赛事合作促进内容产品循环发展79:41 - 小学生成为早期突破口:早期抖音通过举办青少年才艺大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小学生用户,这些用户投稿积极,成本较低,成为早期推广的成功方向。82:55 - 向年轻人拓展:在小学生用户之后,抖音迅速向真正的年轻人群体拓展,借助中国有嘻哈等热点吸引了更多年轻用户。- 产品功能与体验优化85:08 - 时长限制与特色:抖音将视频时长限制在 15 秒左右,与美拍等产品的较长时长形成对比,在短时间内突出人体夸张表达和才艺高光瞬间。86:14 - 滤镜与特效创新:抖音在滤镜和特效方面投入较大,如延时、第一帧和最后一帧处理等,开创了行业先河,提升了用户拍摄体验。- 抖音的增长与突破- 早期增长与数据提升87:21 - 日活从低到高:通过买量、社媒传播等方式,在两三个月内从 1万多日活增长到百万日活。89:06 - 留存与时长提升:随着用户增长,抖音的留存率和时长不断提升,次留、长留等数据表现良好,为产品的大规模买量奠定了基础。- 张一鸣的关注与目标设定91:29 - 关注与投入增加:张一鸣在看到抖音留存和时长提升后,开始关注该产品,并增加预算,为其设定更高目标。93:58 - 激进目标与挑战:字节跳动为抖音设定了激进的目标,团队面临着快速增长和内容泛化的挑战。- 抖音的内容泛化与算法优化- 内容泛化的需求与挑战96:27 - 突破用户群体限制:抖音在达到 500 万日活后,面临内容无法泛化、用户增长停滞的问题,需要突破年轻潮流用户群体的限制,吸引更广泛的用户。97:46 - 传统运营方式的局限:早期的运营主导方式难以满足内容泛化的需求,需要引入推荐算法进行调整。- 算法优化与指标调整104:14 - 引入头条算法框架:推荐算法团队(朱文佳团队)进场,引入头条基础的视频推荐框架,构建多目标、多兴趣模型,提升VV(视频播放量)和完成度模型。104:40 - 召回体系与内容优化:优化召回和算法,让用户看到更多喜欢的内容,减少不喜欢的内容。- 推荐算法的重要性与抖音的优势- 推荐算法解决的问题105:09 - 用户留存与拓圈:推荐算法能够解决内容社区产品承载新用户能力有限的问题,避免新用户涌入导致老用户流失,帮助抖音进行拓圈。109:27 - 行业趋势与应用:当时行业意识到推荐算法的重要性,微博、推特等平台也纷纷引入推荐算法,抖音幸运地在早期引入朱文佳团队进行算法改造。- 抖音的算法优势与设计特点117:11 - 最佳算法实验场:抖音的短视频形态和单列形式是算法的最佳实验场,用户行为能够为算法提供良好的信号,如快速下滑表示不喜欢,完播率高表示喜欢等。118:14 - 界面设计与用户互动:抖音的界面设计方便用户进行互动,喜欢按钮位置适合单手握持手机时操作,提高了用户反馈的便利性。- 抖音的其他发展策略与设计- 水印与社交关注设计121:03 - 水印传播与品牌推广:抖音采用不易擦掉的跳动水印,通过视频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该设计最初在内涵段子中验证有效。122:00 - 社交关注模型构建:抖音利用一些手段构建社交关注模型。- 增长策略122:59 - 目标管理与增长驱动:字节跳动对目标管理要求严格,会详细计算目标达成的因素,不断调整目标以驱动产品增长。同时注重审核效率,通过技术手段提升审核速度,为产品增长提供保障。126:44 “他加入头条的目的不是为了成为腾讯员工,我当然也不是,多没意思。”【开场&结尾音乐】开场&结尾音乐:American Authors - Go Big or Go Homeℹ【关于「乱翻书」】「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图】▲字节跳动5周年大会上的张一鸣【关于主播】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公众号/播客:乱翻书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本期编辑:怀杭
    --------  
    2:09:29
  • 248.对话张楚:用工科生的视角看世界
    🎙【本期嘉宾】张楚、姬十三张楚(工科生、歌手)姬十三(果壳CEO)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本期为「狂喜播客节·贰狂+」活动的一场讨论本场有7名现场观众参与互动讨论,在此表示特别感谢!⏰【时间线】【对话环节】00:48 工科生张楚【图】▲张楚给自己的标签“工科生”03:29 好的音乐像一座教堂06:51 摇滚乐的双重立场11:47 我的歌里面没有英雄13:53 非科班出身为何能写歌?17:48 歌词和刘慈欣撞车了18:51 梅尔卡巴和外星人22:17 AI是外星文明还是人类的镜子?23:51 AI把苦吃了,人类还剩什么?25:58 AI提高了所有人的可靠性29:33 没有忧惧,艺术何为?30:12 公共传播的演变31:47 什么是真正的去中心化34:20 AI不是中心,每个人才是中心36:40 AI和人类的角色是什么40:17 推荐:11月22日,张楚「在空旷的星河下」2025巡演(上海站)【图】▲张楚「在空旷的星河下」2025巡演(上海站)海报 ⏰时间: 11月22日 周六 20:00-22:00 📍地点: 上海 THE VENUE 综艺馆 淮海西路570号3幢512室【现场观众问答环节】40:46 观众1:有没有尝试跟AI一起创作?41:30 观众2:AI出现后,是不是工整理性的音乐只要AI来做就可以了?43:37 观众3:怎么样去打破工科生的美感跟想象力?44:40 没有开放性就没有想象力47:07 观众4:AI与创作者的关系,是完全替代,还是加持?47:59 AI只是提升了效率45:03 AI越发展,创意越有价值51:51 观众5:哪部分的竞争不应该随着AI而被减少?58:41 20年前是华语乐坛的高峰吗?62:33 观众6:怎样保持自己的独特的状态?65:31 2000年退隐的原因74:54 观众7:AI软件重现歌手声音的意义68:25 不同的思维方式就很有意思76:04 关于爱情和家庭🎵【开场&结尾音乐】开场音乐:张楚 - 孤独的人是可耻的结尾音乐:张楚 - 西出阳关ℹ【关于「乱翻书」】「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关于主播】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公众号/播客:乱翻书【图】▲「狂喜播客节·贰狂+」活动现场图片【图】▲观众互动(左起:姬十三、张楚、潘乱、互动观众)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本期编辑:怀杭
    --------  
    1:19:19
  • 247.京东青春采销:从供应链到直播间,他们在证明什么?
    🎙【本期嘉宾】Kelly、李春阳Kelly(京东采销直播和达人直播负责人)李春阳(京东青春采销主播)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时间线】一、青春采销IP解码00:22 对京东来说,直播带货到底是“电商直播”还是“直播电商”?02:24 “青春采销”这个IP是怎么从京东采销体系中孵化出来的?03:34 从幕后到台前,“青春采销”在京东直播体系中的定位是什么?04:51 “青春采销”跟外请达人的网红/MCN模式,本质区别在哪里?08:33 为什么让采销亲自上场直播?13:12 采销们从后端到前端的转型,难在什么地方?19:39 在家电家居领域,青春采销们对家电的理解到什么程度?用户买账吗?21:38 在京东的直播里,哪些品类的采销直播做得比较好?25:55 京东采销直播目前最大的“护城河”是什么?二、京东内容29:20 京东通过参与的综艺《开播吧! 青春采销》,当时招了多少主播,这个项目是什么样的进展?33:40 对于“青春采销”的选拔,京东为什么把它定位在“青春”?36:09 京东的虚拟青春采销主播,这个数字人是怎么诞生的?39:24 京东这两年在内容生态上都还做了哪些的探索?三、产品逻辑与流量机制45:22 京东APP首页的直播入口,默认显示的是“商品”而不是“主播”,这个有点反常规的决策背后的产品逻辑是什么?47:55 京东的采销直播是怎么获得曝光的呢?52:01 效率VS闲逛,算法如何取舍?四、供应链与低价逻辑56:36 京东采销直播强调“真五折”,这个低价是怎么实现的?58:31 采销直播是如何选品的?五、生态关系与竞争策略62:05 京东做采销直播,会不会挤压达人的生存空间?65:07 POP商家会不会担心京东自营采销直播抢了他们的生意?69:49 京东采销直播差异化定位,真的能打动用户吗?六、未来展望75:06 聊聊对于青春采销未来的展望🎵【开场&结尾音乐】开场&结尾音乐:Mount Dreams - Wolfsℹ【关于「乱翻书」】「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关于主播】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公众号/播客:乱翻书【图】▲Kelly(京东采销直播和达人直播负责人)【图】▲李春阳(京东青春采销主播)【图】▲潘乱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本期编辑:怀杭
    --------  
    1:18:09
  • 246.西瓜与B站的中视频战争复盘:4000万DAU是资产还是包袱?
    🎙【本期嘉宾】英哥英哥(西瓜视频前运营总监)主播:潘乱(「乱翻书」主理人)本期通过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做的总结:如果你也想体验飞书智能会议纪要功能,点击链接🔗,即可申请1个月的免费使用额度。⏰【时间线】02:14 20亿签约计划是怎么立项的?03:35 从温水煮青蛙到大力出奇迹08:11 用什么标准去“挖人”?09:14 案例1:巫师财经11:56 案例2:温义飞14:32 有没有重金也挖不到的up,为什么挖不到?17:15 什么样的作者是更适合字节平台的?19:27 内容这事是很难被垄断的20:37 西瓜视频当时最大的问题是缺乏主体性,不够自信23:45 为什么西瓜不与自己的“基本盘”和解?26:46 用户的想法决定了基本盘的生死28:19 为什么不新开一个产品,去跟B站贴身肉搏?30:52 在中视频战争中,西瓜看到的新的机会是什么?34:17 从PGC到PUGC再到长视频的战略漂移,是主动调整还是被动应对?36:00 内容产业中产品的鄙视链38:30 怎么看B站?它的壁垒在什么地方?40:43 我感觉B站的精神底色就是一个高中生44:30 当年中视频的西瓜视频跟短视频的抖音是什么样的关系?51:27 独家签约字节平台,哪些品类合适?哪些品类不合适?53:57 被叫停了的西瓜原生三农直播56:04 西瓜的粉丝特别“水”,是真的吗?59:40 西瓜视频在和B站PK以及自身发展过程中,可能有哪个决策是非常遗憾的?60:01 「我觉得最遗憾的就是当时我们没有抓到直播电商这个风口」64:48 前100万DAU,就已经决定了产品基因66:55 营销号治理的困境69:20 为什么西瓜视频的“高热内容-高铁粉作者内容-印象深刻内容”三者割裂并不统一?71:09 西瓜视频三农用户是否造成心智固化,阻碍新用户开拓?72:39 西瓜平台发展困境与组织决策责任难题74:47 此路不通?or力道不够?81:17 如果字节跳动来做B站……87:37 到底是相信“相信的力量”,还是相信数据的力量?92:04 与其更好不如不同,还是要要从自身找出差异化93:48 快手创始人反思给我们的启示🎵【开场&结尾音乐】开场&结尾音乐:Mount Dreams - Wolfsℹ【关于「乱翻书」】「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互联网的圆桌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公司的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带来信息增量。「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代表作品有《腾讯没有梦想》、字节跳动/快手早期关键节点的系列特写。【关于主播】视频号/即刻/小红书:潘乱公众号/播客:乱翻书【图】▲录制视频截图商业合作:联系微信 tongxing717本期编辑:怀杭
    --------  
    1:35:43

More Leisure podcasts

About 乱翻书

乱翻书是一档关注商业、科技和历史的对话节目,关心How和Why,以及少有人注意到的What。内容主要方向是科技考古、行业观察和前沿思考,研究明星公司的创新、竞争和兴衰循环,希望能够为你提供信息增量。 「乱翻书」主理人是潘乱,科技评论作者,单列双列产品概念提出人,代表作《腾讯没有梦想》。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乱翻书, 李诞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23.12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11/19/2025 - 4:11:34 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