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ed by RND
PodcastsArts岩中花述

岩中花述

GIADA | JustPod
岩中花述
Latest episode

Available Episodes

5 of 65
  • S7E8 鲁豫对话翟永明 | 于是谈到诗时,不再动摇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翟永明,作家,艺术家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七季第八期节目,鲁豫遇到用诗与画填补空白的翟永明。在书本被限制、每个人都不知道未来何在的特殊年代,她抓住一切能阅读的文字,如饥似渴;当因循保守的单位氛围与心中向往新鲜事物的叛逆形成巨大张力,于是成就了《女人》组诗;当诗人渴望自由的梦想遭遇现实生活的不安定,她用诗歌和「白夜」酒吧疏散焦虑;当衰老与死亡带来恐惧的阴影,她专注绘画填满剩余的精力与生命。作为一个成都人,翟永明有自己向往的巴适与不拘,但她也总在把目光投向更多人。从18平米的宿舍会客厅,到57平米的「白夜」,她为诗人和艺术家营造了一个可以抱团取暖的场所;从《女人·独白》到《天赋如此》,她为女性和女性艺术家发出声响,将她们从「另册」中打捞。这一期,让我们「谈到诗时,不再动摇」。【内容提要】引入03:45 画布上的双重梦境:相比写作,绘画能带来更轻松的沉浸Part 1 压抑中的读与写08:13 杂食者的精神食粮:由书影构建起的成长史11:41 特殊年代中涌动的阅读热情与智慧19:00 在诗朗诵和三句半中萌芽的诗歌创作21:27 80年代,诗歌的力量无远弗届25:19 当写作的冲动一直萦绕在身体里时,「痛苦才能出诗人」Part 2 女性艺术27:36 《女人》组诗:撕掉无性别写作的标签31:18 18平米的文学会客厅,挤满了鲜活生动的年轻生命39:02 在一个不能「同时喜欢」两个女诗人的时代,女诗人只能作为点缀而存在43:05 「不像女诗人」的表扬:属于女性的“另册”,从来不是她们自愿归入的46:19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家从被遮蔽到崛起的历程Part 3 诗画白夜53:59 造一座属于诗人与艺术家的「白夜」58:37 每个作家都有一座属于自己的城市,属于我的无疑是成都60:50 诗意之外,生存焦虑反而让文字多了一层抵抗不安的力量68:44 用写作与绘画抵抗衰老的恐惧,专注一事能让生命变得再次饱满– 嘉宾推荐的作品 –《天赋如此:女性艺术与我们》,翟永明于2023年5月出版的女性主义艺术随笔集,中信大方出版发行。该书深入探讨了女性艺术在历史与当代语境中的边缘处境,强调女性艺术家的创造力与表达欲望,呼吁重新审视和重构女性在艺术史中的地位–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双重梦境》,诗人翟永明于2025年3月在北京颂艺术中心举办的首次绘画个展,由苏芒女士出品,汪民安先生策展,展出近三十件作品,展现其诗人与艺术家的双重身份《毕竟流行去》,翟永明于2019年出版的散文集,回忆其青春时代的流行文化,内容涵盖服装、电影、阅读、爱情等,展现时代变迁与个人生活的交织《杂搜录》,翟永明散文集《毕竟流行去》中的章节,该文以细腻的笔触记录了她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如淘碟、穿衣、饮食等,展现了她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独特的审美视角《大闹天宫》,中国经典动画电影,讲述孙悟空反抗天庭的故事《金光大道》,中国作家浩然创作的长篇小说,描写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历程白夜,由诗人翟永明和艺术家何多苓于1998年共同创立的文化品牌,最初设在成都,成为当地著名的文化地标《女人》,翟永明于1984年发表的组诗,以独特的语言和女性视角震撼文坛,被认为是中国女性主义诗歌的重要作品梁思成,中国著名建筑学家林徽因,建筑学家和诗人,致力于中国古建筑研究与保护格特鲁德·斯泰因(Gertrude Stein),美国著名作家、诗人和艺术收藏家 20世纪初长期居住在法国巴黎,其住所成为当时文艺界的聚会场所,接待了欧内斯特·海明威、巴勃罗·毕加索等众多艺术家巴勃罗·毕加索(Pablo Picasso),西班牙画家,立体主义创始人之一,对现代艺术有深远影响顾城,中国“朦胧诗”代表诗人之一,作品充满幻想与哲思西川,中国当代诗人、翻译家,作品关注现实与历史薛涛,唐代女诗人,以才情与美貌著称,作品多描写爱情与离别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墨西哥女画家,以自画像和表现女性痛苦著称上野千鹤子(Ueno Chizuko),日本著名社会学家、女性主义者和作家 长期致力于性别研究、女性主义理论和社会结构分析,对日本乃至亚洲的性别平等运动产生了深远影响路易丝·布尔乔亚(Louise Bourgeois),法国裔美国艺术家,以雕塑作品闻名,探讨家庭与女性主题米哈伊尔·巴里什尼科夫(Mikhail Baryshnikov),俄罗斯裔美国舞蹈家,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芭蕾舞演员之一《白夜》(White Nights),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于1848年发表的短篇小说,描写了主人公在圣彼得堡的四个白夜中与一位女子的邂逅与离别,展现了浪漫主义的情感和孤独主题《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美国HBO电视网播出的喜剧类电视剧,改编自1997年同名书籍,讲述四位女性在纽约市的生活和情感经历艾伦·金斯伯格(Allen Ginsberg),美国著名诗人、作家,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代表人物之一,最著名的作品是长诗《嚎叫》(Howl),该诗因其对当时美国社会的批判而引发广泛关注莎士比亚书店(Shakespeare and Company),位于法国巴黎的一家著名英文书店,最初由西尔维娅·比奇(Sylvia Beach)于1919年创办,成为20世纪初英美文学的重要聚集地片尾最后的诗歌来自翟永明《十四首素诗》:「于是谈到诗时 不再动摇/——就如推动冰块/在酒杯四壁赤脚跳跃/就如铙钹撞击它自己的两面/伤害 玻璃般的痛苦——/词、花容、和走投无路的爱」– 互动方式 –GIADA官网: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GIADA 微博:weibo.com
    --------  
    1:16:00
  • S7E7 鲁豫对话劳东燕 | 敢于面向黑暗,恰因此心光明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劳东燕,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七期节目,鲁豫遇到正直、勇敢、有阅读量的劳东燕。她曾因在家中不被重视而内心失落,她曾迷茫于未来的职业方向,她还曾对机关单位的层级分明心生厌倦。劳东燕走上刑法学的道路,有时运的掉落,有自身的优秀,也有不断剔除枝丫的个人选择。可一旦走上了法律这条路,她所关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的发展与命运。她关心社会事件中无力为自己争取权益的群体,她提醒技术发展下对公民自由可能产生的风险,她指责理性论调背后陈腐的价值观。她希望让更多女性走上决策高位,不是为了树立个人的榜样,或者庆贺单一的胜利,而是为了让更大范围的女性群体摆脱固有的性别偏见。于是在舆论场上,她总是愤怒。越是被攻击,就越是想反击。因为她真诚地相信,法律,是为捍卫一种良善价值观所拿起的武器。有人问她:为何总是看向社会的阴暗面?她说:这恰恰证明我没有被黑暗驯服。因为心底光明坚定,才懂得要照亮黑暗。【内容提要】Part 1 舆论场中的理想与现实03:10 山西大同订婚案:「订婚」成了性侵的遮羞布07:57 暴力犯罪被影视消费,真实案件却是另一种模样12:25 「越攻击,越反击」:舆论场上的辱骂和讽刺,只会让我更想站在场内17:18 法律是一座由现实通往理想的桥梁20:31 关心外在的社会,其实就是在关心自己的命运Part 2 法学中的性别与情理22:57 法学中的性别偏见,悄无声息却处处可见29:05 让更多女性站上决策位置,是为了让其他女性从性别约束中摆脱35:22 逻辑、理性、勇敢,并非男性独有的特质37:56 法律当然是应该情理法的融合,而不是冷冰冰的存在42:49 倾听是为了找出掩藏的问题,罪刑相适应才是原则Part 3 文艺作品中的抚慰与思考46:55 《肖申克的救赎》:监狱亦是一种体制51:13 布鲁克斯与楚门:体制外是死亡的绳索,还是新世界的自由55:24 文学既能抵消刑法生硬如铁的冰冷,也能抚平时代的焦虑结尾60:54 用支持和理解托举孩子的自由和安全65:34 职业与家庭之间,一定会有选择的权重71:46 女性如何打扮,不是社会告诉你,而是由你自己决定– 嘉宾推荐的作品 –《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1994年上映的美国电影,由弗兰克·德拉邦特执导,蒂姆·罗宾斯、摩根·弗里曼主演《活着》,余华著,1994年由张艺谋改编为同名电影–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马克斯·韦伯(Maximilian Weber),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现代社会学奠基人之一弗朗茨·卡夫卡(Franz Kafka),奥地利帝国时期捷克裔德语作家,以荒诞、压抑、孤独感著称,代表作《变形记》《审判》《城堡》等《楚门的世界》(The Truman Show),1998年上映,美国剧情电影,由彼得·威尔(Peter Weir)导演,金·凯瑞(Jim Carrey)主演。讲述一个男人自出生起被困于电视真人秀的虚假人生,探讨自由意志、隐形操控与现实幻象梁羽生,原名陈文统,现代武侠小说开创者之一,代表作《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陈染,当代中国女性主义作家,代表作《私人生活》《空灵》池莉,当代中国作家,湖北省文联副主席,代表作《生活秀》《烦恼人生》,以都市现实主义风格著称铁凝,当代中国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主席,代表作《笨花》《永远有多远》张承志,中国当代作家,擅长历史与游记性写作,代表作《北方的河》《心灵史》《美国的悲剧》(An American Tragedy),美国作家西奥多·德莱塞(Theodore Dreiser)1925年出版长篇小说,揭示美国社会阶层固化与金钱至上的现实残酷玛德琳·奥尔布赖特(Madeleine Albright),美国前国务卿,历史上首位女性国务卿,曾以佩戴不同胸针传达政治态度、外交姿态著称,著有《胸针的语言》(Read My Pins)– 互动方式 –GIADA官网: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GIADA 微博:weibo.com
    --------  
    1:15:36
  • S7E6 鲁豫对话钱佳楠 | 现实的异乡人,文学的安定客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钱佳楠,作家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七季第六期节目,鲁豫遇到在漂泊中写作的钱佳楠。钱佳楠总是在学校间兜转,也总是与文学缠绕。毕业后,她在一所国际学校当老师,带学生读经典,在业余时间书写上海经验;后来,她拿到爱荷华写作工作坊的offer,在一个只有文学和玉米地的小镇,学着用英语创作;再后来,她去圣路易斯、去洛杉矶,用一种手术刀般的方式解剖文学,延续自己在异乡的旅程。当场景变迁,族裔身份的问题开始显露、母语英语的转换带来挑战、故乡他乡的位置逐渐模糊。但也许一直在做学生这件事让一切变得单纯——作者是谁、来处是哪儿、是否被市场选择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她曾认真对待反复阅读的词句、在一座座城市中真实经历的故事、还有在笔端塑造的每一个人物和他们的命运。所幸,她即将再次搬家,在巴尔的摩落定,教授喜欢的创意写作。她不再需要都市喧哗和奇情故事,安定的环境和独特的视角,已是一个作家可得的珍贵养分。【内容提要】Part 1 城市漫谈02:42 在不同城市辗转迁移,为了写作,也为了延续身份07:12 戏剧化的洛杉矶和平淡但精神富裕的爱荷华14:24 衰败的巴尔的摩没有野心勃勃的美国梦16:07 上只角的昔日辉煌和下只角的工人新村Part 2 双语写作22:17 写作未必带来物质上的富裕,却有精神上的丰盈28:55 用英文书写的过程,失去了一些什么,但也获得一些什么31:34 消耗现实素材后,想象是更持久的创作燃料34:03 多元身份在自我表达与文化商品化之间的微妙平衡39:06 从创作者到解剖者,在攻读博士时的执念与隐痛Part 3 作家作品42:07 跨越流派与时代,对纸面美感的执着是所有作家的共性44:05 雪莉·杰克逊:敏感的人能写出真实的时刻50:15 斯蒂芬·金:从类型文学到艺术大片55:10 《罪与罚》的故事一直重演,而探讨的多重视角早已被书写59:24 东亚叙事的特质:慢慢浮现的故事与留白的艺术结尾65:08 在故乡当游客,用异乡人的透镜重新对焦故土70:29 我所经历的世界正在变大,代价与体验都值得72:50 岩中花述的想象:转角处不期而遇的盛放– 嘉宾推荐的作品 –《罪与罚》,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著,俄国文学经典《伊豆的舞女》,川端康成著,日本文学代表作之一《有花生的寻常一天》(One Ordinary Day, with Peanuts),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著,钱佳楠译,明室Lucida|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2.5–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了不起的盖茨比》(The Great Gatsby),F·斯科特·菲茨杰拉德(F. Scott Fitzgerald)著《火树银花不夜天》(Meet Me in St. Louis),文森特·明内利(Vincente Minnelli)导演《上海的风花雪月》,陈丹燕著,中国作家,以上海都市生活题材见长《老派约会之必要》,李维菁著,台湾作家,风格犀利又温柔《八月之光》(Light in August),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著,美国南方文学代表作之一张爱玲,华语文学代表作家,著有《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定海桥互助书屋,位于上海杨浦的社区文化空间,致力于公共阅读和文化实践《同情者》(The Sympathizer),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著,普利策小说奖获奖作品《灿烂千阳》(A Thousand Splendid Suns),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著《追风筝的人》(The Kite Runner),卡勒德·胡赛尼(Khaled Hosseini)著小罗伯特·唐尼(Robert Downey Jr.),美国演员,代表作包括《钢铁侠》《大侦探福尔摩斯》等《包法利夫人》(Madame Bovary),福楼拜(Gustave Flaubert)著《都柏林人》(Dubliners),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著约翰·奇弗(John Cheever),美国短篇小说大师,代表作包括《奇弗短篇小说集》玛丽莲·鲁滨逊(Marilynne Robinson),美国当代小说家,代表作《吉利亚德》《归家》《莉拉》《抽彩》(The Lottery),雪莉·杰克逊(Shirley Jackson)著,讽刺现代社会暴力与群体心理《肖申克的救赎》(The Shawshank Redemption),原著作者史蒂芬·金(Stephen King),电影由弗兰克·德拉邦特(Frank Darabont)导演《闪灵》(The Shining),史蒂芬·金(Stephen King)著,改编电影由斯坦利·库布里克(Stanley Kubrick)导演《燃烧》,导演:李沧东,改编自村上春树短篇小说《烧仓房》,2018年上映– 互动方式 –GIADA官网: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GIADA 微博:weibo.com
    --------  
    1:13:58
  • 叮!你有一条来自鲁豫的留言
    1112天,61期节目,3965分钟,「岩中花述」在小宇宙迎来了100万订阅。65位女性嘉宾留下了她们的声音记录,传递了温柔与坚韧并存的共生力量。56141条评论,4752万次播放,100多万个小宇宙中的独立星球,编织了真诚与热切的星星点点。有位听友这样评论,她说“每周最期待的是周三抬头就能看到岩石中的花束在向我们招手。”愿岩中花继续在所有人心中自然生长,扎根、破土、再盛开。我们的正片节目将在本周停更一期,也提前祝所有听众朋友们五一假期愉快,我们节后再相见。– 互动方式 –GIADA官网: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GIADA 微博:weibo.com
    --------  
    1:13
  • S7E5 鲁豫对话陈冲 | 爱,像颤动的内脏,也似地底的岩浆
    – 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本期嘉宾】陈冲,演员、导演、作家陈鲁豫,媒体人、主持人演员陈冲身着GIADA Andi风衣【本期节目介绍】岩中花述第七季第五期节目,鲁豫与儿时在相片中看到的明星陈冲再度相逢。陈冲说,她这一生都被「爱与失去」所牵引。20岁赴美留学,想要拓宽人生的疆域,然而命运仍带领她进入「表演」,彼时的好莱坞正描摹着幻想中的东方,却无法给华裔演员提供合适的位置,直到偶遇《末代皇帝》,但「婉容」并不常有。只因对「现场」的偏爱,她站在了监视器后,将她对「爱」的理解抒发在自己执导的电影中。《纽约的秋天》里的爱是唯美、甚至甜腻的,《世间有她》中的爱是破碎、但也坚固的,如今的她认为,爱是关注的质量,其中包含着一次次残忍的选择与诀别。她醉心阅读,在伍尔夫的意识流中体验感官的凋零与聚合,在格吕克轻盈的诗句里承担哲思的深刻与浓烈。文字最能表达「爱与失去」的重量,她便用《猫鱼》保存所有的丧失、也留住了曾经的乐园。深知死亡是平常事,于是她决定更用力地活,享受甜、品尝苦,将拥抱和亲吻全数用尽。【内容提要】引子 写作的决心04:25 离家赴美后的思念,让爱与失去成为人生的母题06:21 写作是对抗遗忘的方式,也是与过往相连的过程07:58 创作也许需要孤独,但写作撇除了独处时的痛苦08:43 记忆是画面的碎片,能强烈地勾连起一整段故事Part 1 好莱坞往事10:13 上世纪的好莱坞,对「东方叙事」有种幻想与误用13:01 华裔角色的处境窄小而无意义,直到《末代皇帝》15:01 「婉容」未得奖有时代因素,但创作过程高于奖项20:57 能用精准的动词指导表演的导演,是最好的导演24:22 人生远比电影重要,出国的选择更多基于开阔人生26:21 还未遇到任何一个角色,能够将自己「燃烧殆尽」29:39 成为导演,比起意欲为之,反倒更像一种本能进入32:50 改编覃慧兰的故事,被她「灰姑娘」般的人生吸引34:35 容颜老去、接近尽头,人会发现另一种对生活的激情36:33 在镜头前裸露身体,与裸露灵魂一样,都是不易的Part 2 虔诚的读者40:55 读伍尔夫,让我意识到「语言的确是思想的先驱」42:17 被意识流的世界捕获,重新发现思想与生活的关系45:32 最纯粹的文学作品,无法被转译为电影或其他媒介46:31 《海浪》创造了「太阳」的缺席与「行星」的呓语49:06 路易斯·格吕克的诗,做到了语言与思想的绝对统一51:13 在诗句中体会格吕克如何用简洁的句子写出「浓烈」53:30 伊丽莎白燃烧生命与伯顿相爱,也接受爱情的凋零Part 3 爱与失去58:03 死亡是无可回避的终点,母亲的死让我想更用力地活60:30 人的「关注」是有限的,关注的剧烈程度就是爱的表达62:59 伊丽莎白爱的浓烈,某种程度上遮蔽了她的商业能力64:47 我钟爱鲜花,它美、会凋谢,也关联着「爱与失去」– 嘉宾推荐的作品 –《海浪》(The Waves),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著Vita Nova,Louise Glück,Harpercollins,2001-3《烈爱》(Furious love),萨姆·卡什纳(Sam Kashner)/南希·勋伯格(Nancy Schoenberger)著,檀秋文译,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后浪,2012-9– 节目中提及的作品与人物 –《本色陈冲》,严歌苓著,春风文艺出版社,1998-10《变形记》(Die Verwandlung),弗兰茨·卡夫卡(Franz Kafka)著《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著《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贝纳尔多·贝托鲁奇(Bernardo Bertolucci)导演,尊龙、陈冲、邬君梅等主演的1987年上映电影,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影片,杰瑞米·托马斯(Jeremy Thomas)为制片人之一《月色撩人》(Moonstruck),诺曼·杰威(Norman Jewison)导演,雪儿(Cher)、尼古拉斯·凯奇(Nicolas Cage)等主演的1987年上映美国电影,雪儿(Cher)凭借此片获第6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女主角《误杀》,柯汶利导演,肖央、谭卓、陈冲等主演的2019年电影,陈思诚为制片人之一《小花》,张铮、黄健中导演,陈冲、刘晓庆、唐国强等主演的1979年电影,陈冲凭此片获第三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女主角《克雷莫夫妇》(Kramer vs. Kramer),罗伯特·本顿(Robert Benton)导演,达斯汀·霍夫曼(Dustin Hoffman)、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等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异形》(Alien),雷德利·斯科特(Ridley Scott)导演,西格妮·韦弗(Sigourney Weaver)、汤姆·斯凯里特(Tom Skerritt)等主演的1979年英美合拍电影《现代启示录》(Apocalypse Now),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导演,马丁·辛(Martin Sheen)、马龙·白兰度(Marlon Brando)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曼哈顿》(Manhattan),伍迪·艾伦(Woody Allen)导演,黛安·基顿(Diane Keaton)、梅丽尔·斯特里普(Meryl Streep)等主演的1979年美国电影《双峰》(Twin Peaks),大卫·林奇(David Lynch)等导演,凯尔·麦克拉克伦(Kyle MacLachlan)、梅晨·阿米克(Mädchen Amick)、陈冲等主演的美国剧集,1990年首播《纽约的秋天》(Autumn in New York),陈冲导演,理查·基尔(Richard Gere)、薇诺娜·瑞德(Winona Ryder)等主演的2000年美国电影《世间有她》,陈冲、李少红、张艾嘉导演,周迅、郑秀文、易烊千玺等主演的2022年电影《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Good Luck to You, Leo Grande),苏菲·海德(Sophie Hyde)导演,艾玛·汤普森(Emma Thompson)、达利尔·麦克科马克(Daryl McCormack)等主演的2022年英国电影《感官世界》(愛のコリーダ),大岛渚(Nagisa Ôshima)导演,藤龙也(Tatsuya Fuji)、松田英子(Eiko Matsuda)等主演的1976年电影黄柳霜(Anna May Wong),美籍华裔著名演员。1919年仅12岁就在美国好莱坞登上银幕,代表作《唐人街繁华梦》《中华儿女》《龙女》谢晋,中国内地知名导演。代表作《芙蓉镇》《红色娘子军》《高山下的花环》路易丝·赖纳(Luise Rainer),出生于德国杜塞尔多夫,美国影视、舞台剧女演员。代表作《大地》《好莱坞华人》凯特·布兰切特(Cate Blanchett),澳大利亚电影演员。代表作《本杰明·巴顿奇事》《卡罗尔》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德国作家,诗人。代表作《悉达多》《德米安》《荒原狼》– 互动方式 –GIADA官网:www.giada.cnGIADA小红书:GIADA • 岩中花述GIADA公众号:mp.weixin.qq.comGIADA 微博:weibo.com
    --------  
    1:06:25

More Arts podcasts

About 岩中花述

欢迎来到智性女性的精神衣橱,本节目是由意大利品牌GIADA推出的一档播客节目。见识过世界也体味过生活的GIADA WOMAN聚集在这里进行自由表达,交流人生思考,讨论专属于这个人生阶段的女性议题,传递出坚韧与温柔并存的女性力量。本节目由GIADA出品,JustPod制作发行。
Podcast website

Listen to 岩中花述, Salt Lick with David McMillan & Lesley Chesterman and many other podcasts from around the world with the radio.net app

Get the free radio.net app

  • Stations and podcasts to bookmark
  • Stream via Wi-Fi or Bluetooth
  • Supports Carplay & Android Auto
  • Many other app features
Social
v7.18.2 | © 2007-2025 radio.de GmbH
Generated: 5/24/2025 - 7:37:38 PM